據(jù)《春秋考工記》記載,夏季有世界房,商業(yè)有重屋,周有明堂。它的基本形式是在平臺上建造房屋。它的平面是井形的,相鄰九個房間,隔五個房間。但這一時期的明堂遺址尚未找到。然而,作為一種祭祀建筑,它應該起源于原始的氏族社會。
雖然禮制出現(xiàn)在兩周前,但真正意義上的禮制建筑出現(xiàn)在漢代。漢代禮制建筑最早位于長安。到目前為止,我們還可以在西安西郊找到三個漢代禮制建筑遺址,即明堂辟雍、國家和王莽九廟。今天,讓我們來談談《論語》的辟雍。
明堂辟雍是漢代皇帝明正教的地方,即朝代為教育臣民而建造的禮堂。按照規(guī)范,明堂辟雍是所有禮制建筑中最高的,其使用權僅屬于皇帝。
從現(xiàn)存的遺址中可以看出,在辟雍的明堂下面,有一個高60米的夯土結構,夯土臺上還建有一個“亞”形的臺榭,其邊長約40米。明堂辟雍四周還有一圈方墻,周長約一千米。墻外有一條環(huán)形的水渠,渠的邊長約三百六十米。盡管明堂辟雍的圍墻、護臺渠規(guī)模較大,但主樓明堂辟雍只有289平方米。
在明堂辟雍的最高處,有一個叫做太室的方屋。漢朝皇帝在這個太室里完成了教育。在中軸線上的太室下,有四個小房間,分別是南明堂、東青陽、西玄堂和北玄堂。因為史書上有明堂外水說辟雍的記載,后人稱之為明堂辟雍。
東漢時期,由于樓閣式水榭建筑的逐漸興起,明堂辟雍逐漸被取代。后代明堂多為樓閣式結構。一般來說,人力物力建造明堂的朝代往往是統(tǒng)一的朝代。比如東晉乃至隋朝的小朝代都沒有建造明堂的能力。因為明堂繼承有缺陷,明堂未來不再有漢明堂的形式。
唐朝是一個統(tǒng)一的朝代,國家也有足夠的人力和物質(zhì)資源來主持明朝的建設。然而,由于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缺陷,唐朝不能確定明朝的具體形式。儀式上的官員對如何建明堂有不同的看法,皇帝也不敢說太多,所以唐明堂的建設被擱置了。雖然唐朝的明朝還沒有形成,但當時的禮儀官員仍然提出了一套建筑計劃。
據(jù)史書記載,唐明堂的設計圖案相當精致,匯集了道、儒、陰陽、堪輿等多種思想,具有廣泛的象征意義。武則天篡唐后,迫切需要確立武周王朝的合法地位,因此對明堂地形制度進行了大膽改革。雖然武周文武大臣對是否建明堂仍有爭議,但在武則天的指導下,明堂項目仍在洛陽啟動。
然而,武則天建造的明堂與漢代明堂有很大的不同,明堂內(nèi)室和明堂的數(shù)量明顯違反了漢代的形狀。明堂用漢明堂上圓下圓的基本結構,表示天圓地圓。下一層有四個表房,中間有12個表房,上層有24個表房。
武周明堂仍然沿用漢明堂的設計,周圍是鐵渠。雖然武周朝的工匠們已經(jīng)盡力模仿漢明堂的形狀,但建造的明堂卻面目全非。據(jù)說每個王朝的皇帝都試圖重建漢明堂,但并不是每個王朝都有人力物力建造。
明堂是漢代最經(jīng)典的禮制建筑,也是漢代禮教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建造這樣一座禮制建筑,我們必須考慮它的意義是否符合公眾的認知。否則,這樣的建筑不僅沒有威懾作用,而且引起了對統(tǒng)治階級的批評和爭論。對于弱小的王朝和統(tǒng)治者來說,很難完全恢復漢朝的明堂。
第二,明堂對統(tǒng)治者意義不大。除非是以周唐為代表的武則天等非法政權,否則一個穩(wěn)定的王朝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建造明堂是不值得的損失。歸根結底,在具體應用上,皇帝每年只到明堂來講道一次。對于文化程度較低的朝代來說,沒有必要建造明堂,明堂對朝代的發(fā)展意義不大。
李唐復辟后,唐朝皇室曾想拆除武周明堂。但拆除明堂的成本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所以考慮到朝廷只拆除了明堂的頂層,并重新裝飾了武周明堂。屋頂改為八角形,比原建筑短95英尺,原屋頂?shù)木琵埳w改為八龍火珠。它還使?jié)h明堂、唐明堂和后代建造的明堂加起來只有五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