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頭墻
馬頭墻,是徽派古建筑設(shè)計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較突出,而高高的馬頭墻,能在相鄰民居發(fā)生火災(zāi)的情況下,起著隔斷火源的作用,故而馬頭墻又稱之為封火墻。
馬,在眾多的動物中,可以稱得上是一種吉祥物,中國古代“一馬當(dāng)先、馬到成功、汗馬功勞”,等等成語,顯現(xiàn)出人們對馬的崇拜與喜愛。這也許是古徽州建筑設(shè)計師們?yōu)槭裁匆獙⑦@種封火墻,稱之為“馬頭墻”的動機。
馬頭墻的“馬頭”,通常是“金印式”或“朝笏式”,顯示出主人對“讀書做官”這一理想的追求。高大封閉的墻體,因為馬頭墻的設(shè)計而顯得錯落有致,那靜止、呆板的墻體,因為有了馬頭墻,從而顯出一種動態(tài)的美感。而從高處往上看,聚族而居的村落中,高低起伏的馬頭墻,給人視覺產(chǎn)生一種“萬馬奔騰”的動感,也隱喻著整個宗族生氣勃勃,興旺發(fā)達(dá)。
二:圍合式院落、庭院
庭院是千百年來中國建筑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在以房屋圍合的形制中,裝載著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和審美情趣,這種內(nèi)向封閉而又溫馨舒適的院落空間,曾經(jīng)滋養(yǎng)培育了一代代中國人的性情和性格,以致成為最為普遍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在使用上,院落空間幾乎包容了家居的全部生活內(nèi)容。院落式民居吸引人的是隱藏在建筑形式后面的人文精神。
圍合,不僅僅指的是物理的保護,而是建立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東西,圍合形成獨立完整的局部空間而感受到安全感與歸宿感。圍合也必然形成大間距,既保證了居民私密空間的距離,同時又掃除了因安全而附加的封閉感覺,促成空氣流通,營造了良好的局部氣候條件。圍合力弱的空間,人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幾乎感覺不到凝聚力和存在感。
三:朱紅色大門、鏤空花窗
單純的高會給人壓抑的感受,故而在圍墻上又常鏤空雕刻花窗,圖案往往是喜鵲登梅,喻寒盡春來的喜訊,既是在家妻兒的向往,又是對在外家人的祝福。窗雕圖案多采用諧音與暗喻方式,如雕佛手、壽桃暗指“福祿壽全”,如在雕的花瓶里再雕上月季花圖案則指“四季平安”,如瓶中插的是如意則是“四季如意”,如雕馬和猴者,則諧“馬上封侯”之音,蝙蝠倒掛意指“福到”,還有很多抽象的各種龍圖案,龍象征王權(quán),刻龍是指望家族仕途通達(dá),不敢刻太明顯是以區(qū)分百姓與皇家之別吧!有一許氏民宅的窗欞上雕的“八仙圖”,八仙圖并無八個人物出現(xiàn),卻表現(xiàn)的是八位神仙的法器,用借物喻人的手法暗示八仙,是所謂的“暗八仙”。這些圖案不僅起著裝飾美化的作用,還具有采光通風(fēng)、防塵、分割空間的功能。極力再創(chuàng)虛與實的對比。
朱紅色,又稱中國紅,是紅色顏色之一,介乎紅色和橙色之間,是一種不透明的朱砂制成的顏色,因為宮殿裝修的主色調(diào)使用的是金黃色和朱紅色,因此朱紅色表示高貴與權(quán)威,朱紅色的大門象征著莊重。
四:石雕、木雕、磚雕
石雕、磚雕、木雕是古徽州建筑的“三雕”?;罩菽镜?、石雕、磚雕藝術(shù)善于處理原材料本色,既能溶化在建筑物整體之中,又能像水墨畫一樣,清新淡雅,特別是木雕藝術(shù),更為古色古香的建筑錦上添花。
在青磚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等圖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主要用于裝飾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構(gòu)件和墻面。粉墻上飾以磚雕、石雕花窗,或放長條石桌、石凳,點綴小品,使建筑、山水、花木融為一體,庭院小,頗得園林之趣,體現(xiàn)了建筑的有機功能,但石雕、磚雕囿于材質(zhì)堅硬,并未見有精妙之處;常見徽州木雕把不同類別的東西組合在一起,如人物、花鳥、山水、八寶博古、幾何形等共處一個畫面上,主次分明,各起各的作用,顯得民間風(fēng)味濃郁,裝飾性強。
不論磚雕、石雕還是木雕,雖然是住宅和附屬在建筑物上的部件,如門罩中的磚雕,天井四周山水、花鳥題材的石雕,或是窗扇下欄板,屋檐下檐條、雀替,樓層欄板上帶有主題性的木雕,但它們統(tǒng)統(tǒng)都是一幅獨立的畫,一件完整獨立的藝術(sh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