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陽橋又稱萬安橋,位于福建泉州東北洛陽江上,宋皇佑五年(1053年)建成,嘉佑四年(1059年)建成。歷時六年。橋長834米,寬7米,橋墩46座,全部用巨石砌成。被譽為中國第一座橋,是古代著名的跨海的跨海橋石橋。在中國橋梁史上,它與趙州橋同名,被稱為南洛陽、北趙州。著名橋梁專家茅以被譽為中國古代橋梁狀元。是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
洛陽江是泉州市與惠安縣的交界處。在古代,它是福建和廣東北部的陸路交通通道。它仍然是福州、泉州和廈門的必經(jīng)之地。河水闊流急,行人在建橋前必須用船過渡。這個渡口很不安全,風濤起時,渡船常常失事。為了表達他們安全過渡的愿望,古人特別命名為萬安渡。后來橋建成了,叫萬安橋。洛陽橋是萬安橋的俗名,頗能引起風景依稀如洛陽的思考,詩意盎然,因此不脛而走,便掩蓋了萬安橋的本名。
北宋慶歷年間(公元1041年至1048年),泉州人李寵率眾在洛陽江中修建石墩,架上木板,作為浮橋通行。只是薄薄的浮橋經(jīng)常被風浪沖走。
宋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陽橋建設(shè)工程。六年后,這座跨海石梁橋終于建成了。橋長1200米,寬5米,橋墩46座。橋兩側(cè)有500座石雕,28座石獅(據(jù)說象征著500名橋工和28名技術(shù)人員),有7個亭子和9座塔,用于鎮(zhèn)壓風水,武士雕像,分開兩端,等待橋。建橋共耗銀1400萬兩,全部從民間募集。蔡襄在母親的支持下,變賣了自家田產(chǎn)的八停,捐給了洛陽橋工程,堪稱表率。
洛陽橋建設(shè)過程中,北宋的工匠們有三大創(chuàng)舉,被稱為世界。
首先,筏形基礎(chǔ)的創(chuàng)造性使用。橋梁建設(shè)之初,首先在垂直于橋體設(shè)計的水下,用石塊鋪設(shè)寬度遠遠超過橋體的石壩作為基礎(chǔ),然后在石壩上修建橋墩,橋墩上架設(shè)石梁。洛陽橋筏形基礎(chǔ)寬25米,長500多米。
二是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浮排橋架設(shè)技術(shù)。構(gòu)成橋梁的每塊石頭長約12米,寬度和厚度約0.5米,總重量超過7噸。由于當時設(shè)備條件的限制,根本無法吊裝。當橋梁建設(shè)者上漲時,他們用木排攜帶石梁,并將其載入兩個橋墩之間。當潮水退去時,石梁很容易放在橋墩上。簡而言之,這種方法是激浪漲舟,浮運架梁。
第三,巧妙運用牡蠣固基法的生物技術(shù)。為了抵御浪潮對橋墩的影響,建造者總是根據(jù)牡蠣附著在其他物體上生長,一旦附著,就永遠不會分離。他們在橋墩和橋基上繁殖牡蠣,并通過繁殖牡蠣房來固化和加強橋墩和橋基。這種生物技術(shù)的巧妙運用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
為了減少漲潮時來水對橋墩的影響,建橋人還專門將橋墩的迎水面修建成尖頭形,這在當時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
正是由于洛陽橋在中國建橋史上的一系列創(chuàng)舉,它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橋,與北京盧溝橋、河北趙州橋、廣東廣濟橋一起寫入教科書。
洛陽橋竣工后,蔡襄奉調(diào)回京,離開泉州后,寫下了《萬安橋記》。
泉州萬安渡石橋始建于皇虎五年四月庚寅,以嘉湖四年十二月來取得成功。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它長3600英尺,廣丈有5英尺,翼以扶欄,如其長數(shù)而二,金錢1400萬,求諸施者。渡實支海,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職其事:廬錫、王實、許忠、浮圖義陂、善宗等十有五人。既成,太守莆陽蔡襄為其合樂宴而落之,秋,蒙召回京,道由出,因紀所作,勒于岸左。
洛陽橋竣工前,王波的《滕王閣序》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早已傳世。這兩篇文章寫的風景抒情懷舊,洋洋灑灑,美麗華麗,而蔡襄的《萬安橋記》則以簡單取勝。全文僅153字,簡要描述了橋梁起止時間、工程監(jiān)管、資金消耗和來源、工程意義、主要英雄、縣民竣工后的快樂和交通時間。全文簡單無華,絕不穿靴戴帽,該說的話沒有遺漏,既沒有嘩眾取寵,也沒有炫耀才學之心,更沒有掠奪部屬的功勞,欺世盜名。
刻有蔡襄《萬安橋》的宋碑,現(xiàn)存在于洛陽橋南蔡襄祠。這座碑刻以文章簡單、書法生動、生動而聞名,被稱為三絕。古人贊不絕口。
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洛陽橋的竣工為泉州海外貿(mào)易的蓬勃發(fā)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幾千年后,由于地震、臺風和戰(zhàn)爭,洛陽橋多次倒塌。歷史記載,從宋朝到清朝重建了19次,民國時期重建為鋼筋混凝土橋面。1993年,洛陽橋重建,1996年10月,恢復古貌的洛陽橋重新開通。泉州在洛陽橋西北方向新建跡,泉州在洛陽橋西北方向新建的歷史遺跡,洛陽橋被禁止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