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峪古堡位于山西晉城市沁水縣鄭村鎮(zhèn)湘峪村。湘峪,原名相谷,因為村被山水包圍,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謂湘峪。
湘峪古堡為蜂窩式城堡,全為磚石土木結(jié)構(gòu)建造。東西長280米,南北寬100至150米,占地面積約32500平方米。該城由孫居相、孫鼎相兄弟主持修建,建于明天啟三年(1623年),竣工于明崇禎七年(1634年)。由于孫鼎相在孫氏四兄弟中排行第三,又曾擔任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他的府第便以“三都堂”為名,湘峪古城也因此而被稱為“三都古城”。
湘峪古堡依山而建,分為內(nèi)城和外城,城內(nèi)主要建筑由東西向兩條街和南北九條巷道將其分割有序。現(xiàn)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帥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等民居建筑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公共設施。另外還有孫居相墓等。
湘峪古城城墻建于石壁和陡坡上,高度在十余米至二十余米之間,顯得極為高大宏偉。站在遠處仰望古城,可以看到城墻和城內(nèi)房屋上的拱型窗孔,密密麻麻,有如蜂窩,民間謂之“蜂窩城”。整個建筑規(guī)模宏大,造型獨特,雄偉壯觀。
古城共開三座城門,雖已殘破,但鑲刻在東、西、南城門上的“迎暉”“來奕”“宸薰”字樣清晰可辨。古堡內(nèi)最高建筑是五層的“看家樓”,也叫“瞭望樓”,是全國明代留存至今的建筑中最高的一棟建筑。
湘峪城內(nèi)的街巷為“五縱三橫”的棋盤式格局,不過,這些街巷大多并不是筆直延伸、相互垂直,而是順應地勢的走向或是有意彎曲成一定的弧度,有些地方甚至連續(xù)出現(xiàn)兩個九十度的拐彎,其軍事防御目的非常明顯。因為年代久遠和缺乏維護,現(xiàn)在,古城內(nèi)“五縱三橫”的街巷格局已經(jīng)很不明顯,但是,中街和一些小巷仍然完整地保留著古樸的風貌,條石或磨盤石鋪路,兩側(cè)是一座座緊緊相鄰的院落,中街上,還建有兩座過街樓。在一個丁字街口,正對小巷的磚墻上方,鑲嵌著一座磚雕照壁,遺憾的是照壁中央的磚雕已經(jīng)被人偷走。
從建筑形式和建筑風格上來說,湘峪古堡的民居建筑與其周邊幾座古城、古村相似,但其正房更為高大、高層建筑更為集中、氣勢更為恢宏,同時,它還擁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中西合璧的建筑裝飾形式。湘峪民居的窗戶多采用拱券式窗孔,窗孔外墻飾以“眉檐垂柱”的磚雕,這是一種已經(jīng)漢民族化但仍然帶有濃郁西式風格的裝飾形式。
推薦閱讀:
寺廟設計效果圖-寺院規(guī)劃設計圖
寺廟規(guī)劃_寺廟規(guī)劃設計_寺廟規(guī)劃方案
寺廟設計施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