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建筑起源于古印度,從北魏時期開始在我國出現,到了唐宋時期到達了頂峰,而往后的明清時期則有著大量的修建。相比于很多的皇家建筑因為朝代的更迭和戰(zhàn)爭而被破壞甚至消失的慘狀,寺廟建筑被大量的保存下來。而且由于寺廟建筑的大量涌現,使得其藝術和工藝都在不斷地發(fā)展和提高,達到了頂峰。
總的來說,中國的寺廟建筑講求的是“天人合一”宇宙觀,它的總體設計風格有意識的將內外空間模糊化,講究室內室外空間的相互轉化。殿堂、門窗、亭榭、游廊均開放側面,形成一種亦虛亦實、亦動亦滯的靈活的通透效果。中國的寺廟建筑常選址于名山幽林之中,這是因為將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
在中國寺廟建筑群中有很多的室外空間,它們并不把自然排除在外,而是包容在其中,正所謂“深山藏古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中國古代寺廟建筑講究內斂含蓄,主動將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寺在深山中,亦是深山的一部分。
中國人講究“氣”,寺廟更是融合了天地之靈氣,所以寺廟的選址往往是集天氣、地氣、水氣、人氣等綜合因素為一體的好地方。所以在造屋建廟的時候都會考慮山川形以及方位,以尋求氣之所在而且能夠藏得住氣的地點,集萬物之靈。由此再決定建筑的落和朝向。
位于中國山西省東北部的五臺山,與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共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它是中國古代建筑的稀世寶庫。特別是其中的寺廟建筑,彰顯了佛教寺廟的特色,是珍貴的歷史文物。有這樣一種說法“臺山歸來不看廟,廟里乾坤貫古今”,由此可以看出寺廟建筑是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價值的。
五臺山佛教寺廟建筑群中的顯通寺是我國磚砌結構中的杰作,而從建筑布局上來看,它的特點就是和五臺山的地形地貌珠聯璧合。寺廟和自然山水融合在了一起,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這不僅僅是中國的優(yōu)秀藝術作品,同時在世界建筑文化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各朝代古寺廟建筑建構變遷
在南北朝時代,中國開始大規(guī)模興建寺廟,據《洛陽伽藍記》記載,北魏首都洛陽內外有一千多座寺廟。在歷經了不同的朝代的興衰之后,寺廟的建筑風格也在不斷發(fā)展和改變之中。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寺廟建筑,由此也形成了獨特的寺廟建筑文化。
五臺山可以說集結了各年代的優(yōu)秀寺廟建筑,自從佛教傳入五臺山后,南北朝起,歷代帝王大都是信奉佛教的,于是在五臺山陸續(xù)興建了許多寺廟。從五臺山的寺廟研究可以看出個時代的生活水平、生產水平以及由此造成的各時代的建筑風格的特點。
五臺山佛光寺創(chuàng)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殿內的壁畫、石刻,殿外的經幢、墓塔等等都是古代的遺物,極具價值。佛光寺整個寺院由三個院落組成,一院最低,三院最高。整個大殿氣度不凡,十分壯麗。佛光寺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在于,它被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因為它打破了日本學者說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以前的木結構建筑的斷言。
佛光寺的正殿東大殿在全寺最后一重院落中,位置最高,外觀大方簡樸,涂滿了朱紅,也正是唐木結構的建筑的代表。從佛光寺的東大殿來看,唐代寺廟建筑的基本特點是,單體建筑的屋頂坡度平緩,出檐深遠,斗拱比例較大,柱子較粗壯,多用板門和真欞窗,整體的建筑風格莊重樸實,美觀大方。
在佛光寺前院北側的文殊殿,建于金天會十五年。殿內使用了減柱法,全殿前后只用了四根金柱。隨著金柱的減少,殿內的梁架發(fā)生了變化。前后槽用了內額,其上架四椽袱及平梁。該殿的建筑是中國古代建筑中人字柁架的先例。這座殿堂設計結構新穎,是金代的木結構建筑的杰出代表。
顯通寺是中國第二座寺廟,是明代寺廟建筑不可多得的瑰寶。顯通寺的原名為大孚靈鷲寺,寺廟的中軸線上有七重大殿。但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座罕見的漢白玉石砌成的“無梁殿”。無梁殿的意思是整個殿堂的砌成沒有用一根柱子。它的建造充分運用了力學的原理,外觀是兩層結構,實際是個一層的穹窿拱洞。而整個殿由三個拱洞構成,拱洞由一塊塊青磚壘砌,扶搖直上,邊上邊縮。拱璧即為山墻,墻上開有拱門,串通三洞,沒有一根梁柱。
這座大殿的建筑形狀奇特,其外部充分體現了雄偉壯觀、莊嚴肅穆的氣質,同時內部又雕刻精湛,設計別出心裁,是一座現有的磚券建筑。顯通寺的建造充分反映了明代人們高超的建筑藝術水平。從“無梁殿”的建筑看來,明代的木結構建筑與前代相比較變化很大。在殿宇的布局上,主體建筑多在中軸線上,其余建筑十分強調左右對稱,結構十分規(guī)矩嚴謹。梁架結構多用于通柱,屋內不論有沒有天花板,都采用了明栿做法,加工細膩。
五臺山的標志塔院寺是另一個獨具特點的寺廟。該寺寺始建于元代,在明成祖永樂五年擴充。其中被稱為大白塔寺的舍利塔,全部用米漿攔和石灰砌筑而成,在青山之后顯得格外醒目。人們常把大白塔寺看作為五臺山的標志。從此寺中可以看出在元代寺廟建筑中,梁架結構出現了斜梁構件,多采用減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