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北石窟寺與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黃河炳靈寺石窟并稱甘肅省四大名窟。
北石窟寺位于青陽市西南25公里處,浦河與茹河交匯處的覆鐘山下。
雪后的北石窟寺越來越安靜、簡單、優(yōu)雅。據(jù)敦煌研究所北石窟寺文物保護(hù)研究所所長吳正科介紹,該寺廟于公元509年開挖,即北魏宣武永平兩年。它有1509年的歷史。據(jù)說它是由涇州刺史席康生主持的。
北石窟寺與我省平?jīng)鍪袥艽h南石窟寺同時開挖,南北互映,直線相距4.5公里,故稱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建于北魏,興盛至唐宋,廢棄于清末。1988年1月13日,被列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有308個洞穴,2126尊石雕,分布在覆鐘懸崖上,長120米,高20米。
目前,北石窟寺主要有165號窟、222號窟和240號窟。
165號窟是奚康生主持的七佛窟。洞高14.6米,南北寬21.7米,深15.7米。內(nèi)造七佛(均高8米),夾侍十四菩薩(均高4米),窟門兩側(cè)雕交腳彌勒(高5.8米),乘象普賢菩薩(高3.5米)和阿修羅天。均勻褒衣博帶,秀骨清像。洞外兩側(cè)各雕一力士。這個洞穴有23尊大型石像,四壁有110多尊千佛、飛天、樂人、佛傳、佛本生故事浮雕像。它是北石窟中最大、最豐富、最有價值的洞穴。
222號窟位于盛唐,覆斗式屋頂,高6米,寬6.3米,深5.3米。窟內(nèi)正壁雕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佛高4.3米,磨光扁圓肉髻,面相方圓,眉毛細(xì),眼睛大,坐在方形舞臺上。南北兩壁上下四層,開64個壁龕,壁龕雕刻一佛二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薩,是典型的貞觀風(fēng)格。
240號洞穴是北石窟寺北周時期的代表洞穴。第三,佛像和菩薩的魅力不僅繼承了北魏以來美麗的雕像的余味,也繼承了隋唐豐滿豐富的風(fēng)格。這是北石窟寺佛教藝術(shù)從北魏向隋唐過渡的轉(zhuǎn)變階段。
山不高,有仙的名字。北石窟寺作為龍東最大的古代佛教石窟群,不僅是古代佛教文化藝術(shù)的遺產(chǎn),也是一個內(nèi)涵豐富的文化景點。風(fēng)景優(yōu)美,四季風(fēng)景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