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東漢永平年間傳入我國。傳入之初,寺院建筑參照印度佛寺模式,以塔為中心,四周建有殿堂。晉唐以后,殿堂逐漸成為主要建筑,塔被移于寺外。寺院主要殿堂比較規(guī)范,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毗盧殿或藏經樓、方丈室等。東側有僧房、香積廚、齋堂、職事房、茶堂、延壽堂等。西側多為接待云游僧人的禪堂等。一些大寺院,門前還有放生池。
俗話說:“天下名山僧占多”。許多寺院都在深山密林中,所以第一道門便稱“山門”,而三、山音近,故此一般山門又由三道門組成,象征佛教的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脫門”。
天王殿內,兩旁四大天王,中為袒胸露腹的大肚彌勒佛,潭柘寺一幅對聯(lián)寫道: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彌勒佛身后為韋馱將軍。
韋馱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護法神。韋馱背對彌勒佛,面向大雄寶殿,降魔伏鬼,保護佛法。一般有兩種塑像:一是兩足平立,十指合掌,橫杵于兩腕間,表示該寺不接待外來云游僧人;二是左手握杵拄地,右手插腰,左腳略向前立,表示歡迎接待外來僧人(也有與此相反之說)。華建網(wǎng)一般來說,看韋陀菩薩的韋陀杵的方向:如果韋陀杵扛在肩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大的寺廟,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三天;如果韋陀杵平端在手中,表示這個寺廟是中等規(guī)模寺廟,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一天;如果韋陀杵拄在地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小寺廟,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費吃住。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彌勒佛和韋陀并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享受天下人的供奉。彌勒佛熱情隨和,笑臉常開,所以來的人非常多,香火也很旺盛,可是他生性什么都不在乎,丟三拉四,無法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卻成天板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前來供拜的人越來越少,直至最后香火斷絕。佛祖在巡查天下香火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就生出一計,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勒佛負責公關接待,笑迎八方客,而韋陀則作為寺院護法,鐵面無私,錙珠必較,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以后,廟里果然呈現(xiàn)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大雄寶殿,供奉佛祖釋迦牟尼,有一、三、五、七尊不同。通常是三尊,稱“三世佛”,有“橫三世”與“豎三世”之分。
此外,寺中常供奉的還有菩薩。天津獨樂寺,供奉的觀音達十六米。如此高大的泥塑立像,全國罕見。菩薩中,屬文殊、普賢、觀音、地藏菩薩最為著名,其道場分別在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這四山并稱我國四大佛教名山。河南洛陽白馬寺為中國佛教的“釋源”和“祖庭”。
中國寺廟的建筑之美就響應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與亭廊的相互呼應之間,含蓄溫蘊,展示出組合變幻所賦予的和諧、寧靜及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