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筑以木結構為主,形成彈性框架。由于木材的特點,結構中使用的斗拱和毛有幾個伸縮空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地震對該結構的危害。墻倒房不塌生動地表達了這種結構的特點。大木是我國木結構建筑的主要結構部分,由柱、梁、梁、梁、檁條等組成,也是木結構建筑比例尺度和身體外觀的重要決定因...···
2023-01-07
明清建筑在中國古代建筑演變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走到了盡頭。北京是明清兩朝的古都,統(tǒng)治中國500多年。明朝在元大都市的基礎上,建造了紫禁城、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等祭壇寺廟,完善了當時北京皇城和四九城的建設,大興土木工程建設了皇陵和花園。此時私家園林也是攀附其風。因此明中后期便...···
2023-01-07
古建筑木作工具主要有鋸、斧、刨、鑿、錘、尺等,凡是木制工具大都工匠自己做,刨子、鋸子和配做鑿子柄、斧頭柄、墨斗、曲尺等均以硬木做成。工匠對工具非常講究,俗話說做一半,人也一半,這說明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我也可以從各自的工具中反映我的手藝。一套好的工具,用它才能得心應手,輕...···
2022-12-12
中國古代建筑大多是以木材為主要材料的大型木榫榫框架柔性結構。在古建筑大木中,在大木框架結構系統(tǒng)中,各種構件根據(jù)自身位置發(fā)揮不同的拉力作用:垂直支撐柱構件、水平拉各種支撐構件、軸承載荷梁、支撐構件、內外拉力分離和裝飾輔助構件。通過結構上各節(jié)點的變化,大木結構充分發(fā)揮了木材材料的特點...···
2022-12-06
蘇州古建筑中的戧角(北方稱翼角),由木作和瓦作共同來完成,戧角的木結構,分兩種做法,一為嫩戧發(fā)戧,一為水戧發(fā)戧。水戧發(fā)戧較為簡單,其木構件(老戧)本身不起翹,戧角起翹,全由瓦作向上翹起的小脊來完成,因此其外觀則相對平緩。瓦作向上翹起的小脊,又稱水戧,故稱“水戧發(fā)戧”。嫩護發(fā)比較復...···
2022-12-06
1、檐枋(即檁枋):枋高為一檁徑或按檁徑的8/10,原為高的8/10,長按面闊減半柱徑。兩端頭做銀錠榫(即燕尾榫)銀錠扣。榫寬按枋子高,厚按柱徑的3/10,長按柱徑的1/4。劃枋子長及榫頭,用抽板掐退法作。枋子作完后要彈上中線,在立架安裝時用。四面作饅楞均按各面的1/10。 2、...···
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