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音閣是清朝宮廷的表演樓,全稱紫禁城寧壽宮暢音閣。位于紫禁城博物館養(yǎng)性殿東側(cè),寧壽宮后區(qū)東路南端,南北,建筑宏偉。建于乾隆37年(公元1772年),歷時4年(公元1776年)。
現(xiàn)有建筑是嘉慶年間改造后的規(guī)范。暢音閣是紫禁城最大的舞臺,與京西頤和園德和園大劇院(仿暢音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大劇院一起被稱為清代三大劇院。
暢音閣三重檐,臺基高1.2米,通高20米.71m,總面積685.94平方米,卷棚歇山式屋頂,綠色琉璃瓦黃色琉璃瓦剪邊,一、二層檐黃色琉璃瓦。閣面寬三間,深三間,與南五開間相連,平面呈凸形。暢音閣牌匾懸掛在上檐下,導(dǎo)和怡泰牌匾懸掛在中檐下,壺天宣豫牌匾懸掛在下檐下。有三層戲臺,上層稱福臺,中層稱祿臺,下層稱壽臺。
其中壽臺面積210㎡,臺內(nèi)無立柱,采用抹角梁。臺面后面有四個樓梯,連接平臺,上樓梯就能到達(dá)祿臺。壽臺北、東、西兩柱上方裝飾著鬼臉卷草木雕彩繪牌匾,但正面(北)面掛著:動靜葉清音,知水仁山隨處可見;春秋富佳日,鳳歌鸞舞。取自左思《招隱詩》: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此外,陶淵明的《移居》中還有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臺面中下設(shè)置地井,地井安裝絞盤,通常用木板覆蓋,蓋板可以打開和關(guān)閉,可以根據(jù)戲劇內(nèi)容,從地下的布景和角色,從地下或水中鉆出戲劇效果,如表演金蓮花場景,是從臺下慢慢鉆出四朵大蓮花,一朵蓮花坐著菩薩。臺下地面四角各有檢查井,南中間有水井,可為劇中表演噴水提供水源。
祿臺和福臺都以前沿(北側(cè))為臺面,讓觀眾抬頭就能看到。三層天井上下連接,陸臺、福臺井口設(shè)置滑輪,直接面向壽臺井。根據(jù)情節(jié)的需要,天井和地井可以提升演員和道具。例如,在上演仙女和仙女的戲劇時,場景和演員用滑輪從上面發(fā)送,導(dǎo)致從天而降的戲劇效果。三層臺的劇目不多,絕大多數(shù)只在壽臺上表演,福臺和祿臺只在一些神奇的戲里使用。
臺灣對面的閱覽樓分為上下兩層,是皇帝和后妃看戲的地方。東西北三面都是兩層樓,宮女和大臣可以在兩邊樓的走廊下看戲。大樓后面是慶壽堂。
在中國古代,觀看戲劇是宮殿的主要娛樂活動。每一個節(jié)日,如元旦、立春、上元、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冬至、除夕、皇帝登極、皇后生日等重大慶?;顒樱紤?yīng)該在宮殿里觀看。大型暢音閣是專門為重大節(jié)日表演而設(shè)計的。這里表演的歌劇大多是吉祥的仙女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