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樂寺又稱黃龍禪院,位于蓬溪縣常樂鎮(zhèn)黃龍山麓。寺廟建于唐貞觀十二年(638年),后因兵禍毀廢,于明宣德年間(1426-1436年)重建,清民國時期續(xù)建?,F(xiàn)有建筑由前后院落(俗稱前廳、后廳)組成,均為四合院布局,總面積2601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858平方米。前院(俗稱前天王殿、大雄殿、無量殿(現(xiàn)稱玉佛殿)、兩廓精舍(弘仁閣、明道軒)、藏經(jīng)樓等。其中,大雄殿建于明宣德年間,天王殿、無量殿建于清乾隆年間,藏經(jīng)樓、無水三孔橋建于清嘉慶年間,兩廓精舍(明道軒、洪仁閣)建于民國十三年。后院(俗稱后大雄殿、廂房(僧舍)等。山門建于清康熙建山門,民國十年重建大雄殿。常樂寺集明清、民國時期建筑于一體,題記時代完整、清晰,建筑原有形態(tài)保存完好,是古建筑研究、斷代、鑒定的珍貴資料。
常樂寺(圖片來源:遂寧日報)
常樂寺和所依黃龍山有許多樹木,有30多種樹木,共1000多株,木積138.6立方米。前院無量殿與藏經(jīng)樓間現(xiàn)存古柏一株,黃連樹一株,羅漢松一株,樹齡均在千年以上。羅漢松樹高14.34米,樹圍2.35米,胸高直徑0.7193米,冠幅8.5米,木積2.32立方米,與《中國樹木志》記載的羅漢松相比,雖矮5.66米,但胸高直徑0.197米,堪稱中國最大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