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傳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劃分的佛教派別,流傳于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等地,
在歷史上,漢傳佛教同時受到北傳佛教與南傳佛教的影響,但以北傳佛教的影響力較大,南傳佛教只在云南等地流傳。主要以大乘佛教為主,并影響了后世的藏傳佛教。
實質(zhì)上,漢傳佛教可以說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別于藏傳佛教之顯密并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
另外,盡管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當(dāng)年經(jīng)西域傳入中原地區(qū)的佛教也包括了流傳遠不如大乘佛教廣泛的小乘佛教。
漢傳佛教寺院一般是由一組又一組的庭院式建筑組成,其中主要建筑坐落在中軸線上,兩側(cè)的次要建筑左右對稱,佛寺的等級不同,規(guī)模大小也不同。
漢傳佛教寺院中的單體建筑類型非常豐富,包括殿、堂、樓、閣、廊、亭、臺等,凡是中國漢地傳統(tǒng)建筑中的常見類型,在漢地佛寺中都能見到。
一般修建在平地上的寺廟主要是長方形,修建在山麓上的寺廟,大多順山勢布局,殿堂層層遞高,還有的建在懸崖絕壁上,這些都是漢傳佛寺中的特殊類型,也是古建筑中的精品和杰作。
著名的漢地佛寺--北京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的潭柘山麓,始建于西晉永嘉元年,寺院初名“嘉福寺”,到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龍?zhí)?,山上有柘樹,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而且有流傳著“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諺。
潭柘寺規(guī)模宏大,寺內(nèi)占地2.5公頃,寺外占地加上周圍所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殿堂布局嚴整,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分為中、東、西三路,寺內(nèi)有房舍900多間,古建殿堂638間。至今保持著明清時期的風(fēng)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