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57873222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案例中心
行業(yè)新聞
聯(lián)系我們
行業(yè)新聞
寺廟文化-歷代大師和寺廟的傳說
發(fā)布時間:2022-10-24
瀏覽次數(shù):245次

高僧和大師對佛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是佛教寺廟的骨干力量。寺廟有高僧和大師居住,寺廟將聞名于世。

在中國歷史上,許多僧侶和大師與一些寺廟有著不解之緣。例如,惠遠大師與廬山東林寺、布袋和尚與岳林寺、達摩祖師與少林寺、清涼國師與五臺山、康僧與建初寺、六祖惠能與南華禪寺、玄奘與長安大慈恩寺等,這些僧侶、大師與這些寺廟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

劉薩河和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距今天寧波市16公里,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包括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舍利殿、藏經閣、云水堂、方丈室、左右?guī)?、群?000多間。寺內有《大藏經》《青龍藏》,佛經1600多卷,至今仍完整。

寺廟文化-歷代大師和寺廟的傳說
  第1張

相傳佛滅200年后,印度有一個轉輪圣王,名叫阿育王,造8.4萬佛舍利塔,派使者到世界各地供奉。中國有17名歷史考生,包括建康(今南京)長干寺阿育王塔和勤縣(今寧波)阿育山阿育王塔。這兩個地方的阿育王塔是用來崇拜佛發(fā)舍利的阿育王塔。直到今天,寧波阿育王寺還珍藏著佛教珠寶釋迦牟尼真舍利,成為鎮(zhèn)寺之寶。

寺廟文化-歷代大師和寺廟的傳說
  第2張

關于阿育王寺的起源,據有關史料記載,晉武帝時期,西域胡人劉薩河病重生命垂危落地時,觀音大師說:可以去洛陽、臨淄、建康、鄞縣、成都,有阿育王塔,訂禮悔罪,出家為沙門,可免入地獄。因此,劉薩河出家參觀禮塔。一天到鄞縣烏石山,聞鐘聲,得舍利寶塔,并在這里建剎奉塔,這就是阿育王山舍利殿的由來。

慧遠與東林寺

東林寺是中國佛教凈土宗的發(fā)源地。東晉太元十一年(386年),著名僧侶惠遠在這里建寺講座,倡導彌陀凈土法門,創(chuàng)造蓮花。東林寺在和尚鑒真東渡日本之前,曾來過東林寺,后來與東林寺和尚智恩同渡日本?;葸h和東林凈土宗的教義也傳入日本。到目前為止,日本東林教仍然以廬山東林寺惠遠為祖先。

寺廟文化-歷代大師和寺廟的傳說
  第3張

東林寺位于廬山,南面是香爐峰,北面是東林山。寺廟前有一條小溪,叫虎溪。小溪上有一座橋,叫虎溪橋。小溪在巖石中流淌,仿佛在講述一個流傳了幾千年的故事。東林寺是中國佛教凈土宗的發(fā)源地。

寺廟文化-歷代大師和寺廟的傳說
  第4張

惠遠,東林寺建寺者,俗稱賈,山西雁門樓煩(今山西寧武附近人)。在江州刺史桓伊的幫助下,他先在西林寺以東結龍泉精舍,籌建東林寺?;葸h在東林寺主持了30多年,聚集了沙門數(shù)千人,羅志中外123名123人,結白蓮社,翻譯佛經,用教義修復凈土,成為佛教凈土宗的祖先。南湖荊州晚年,歷住江陵五層寺、琵琶寺,83歲圓寂。

唐玄奘與高昌故城

唐僧玄奘,中國四大譯經家之一,法相宗創(chuàng)始人。13歲時,他受度為僧,決定西行求法解惑,因為他覺得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理論。貞觀從長安出發(fā)三年,于貞觀五年抵達膜揭陀國王舍城,到那爛陀寺從戒賢門下學習。十九年后,于貞觀抵達長安。歷史17年,行程5萬里。攜回大小乘經律論657部。然后住在弘福寺、大慈恩寺,集名僧建譯場,20年翻譯75部1335卷。

寺廟文化-歷代大師和寺廟的傳說
  第5張

高昌故城,維吾爾語稱都城護城,意思是都城。因此,這座城市曾經是高昌王國的首都,故名。高昌故城位于吐魯東45公里處的火焰山,是吐魯番峪絲綢之路的重要家庭。

寺廟文化-歷代大師和寺廟的傳說
  第6張

據說鞠文泰時期是高昌王國最繁榮、最輝煌的時期。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描述了他路過高昌時被高昌國王鞠文泰留下一個月的故事。據記載,唐太宗貞觀三年,唐玄宗西行印度求經,前往伊吾(今哈密瓜),高昌王鞠文泰聽到消息后派使者前往延請。六天后,半夜,法師來到高昌,我看到鞠文泰和公主專心念經念佛,等待法師。幾天后,玄奘大師要西去印度,高昌王相留,情真意切,終身供養(yǎng)弟子。并要求全國人民成為法師的弟子,玄奘堅持拒絕,志。高昌國別無選擇,只能答應玄奘在西天學習經文。條件是他和法師約了一個兄弟。法師講了一個月的《仁工般若經》。每次他講經文,鞠文泰都親自拿著香爐迎接法師。并在300名聽眾面前跪在地上,請玄奘大師坐在他的背上。然而,十多年后,信仰佛教的高昌王國被唐太宗摧毀。唐朝在這里設立了高昌縣

和尚布袋和岳林寺

岳林寺位于浙江省奉化縣東北三山,唐宣宗大中二年,改名樂林寺。唐時有僧攜布袋乞食,人稱布袋和尚,自稱長汀子。梁貞明三年(917年)布袋和尚坐在東廊盤石上說: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意。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認。偈完而逝。眾僧神異之,寺遂以彌勒到場為世,被譽為明州三大佛教圣地之一。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重建殿閣,皈依者云集,岳林寺一時鼎盛。

寺廟文化-歷代大師和寺廟的傳說
  第7張

岳林寺之所以被稱為世界上所有的彌勒道場。彌勒佛像供奉在全國各大寺廟的天王殿。彌勒佛外向而坐,露胸露腹,笑容善良,其形象是岳林寺布袋和尚形象所創(chuàng)造的。布袋和尚名契此,長于奉化城北長汀村,成人后在長汀村隔溪相對的岳林寺出家。這里出家有很多異相,最奇怪的是無論走到哪里,他都隨身攜帶一個大布袋。后人認為布袋和尚是彌勒未來的化身,所以他們根據自己的形象取代了原印度形象的彌勒佛,岳林寺成為信徒崇拜和崇拜的彌勒道場。

寺廟文化-歷代大師和寺廟的傳說
  第8張

封山中塔是岳林寺最著名的古跡。據記載,布袋和尚生前常來封山,見其地山靈水秀,優(yōu)雅脫俗,便向沈姓施主募集墓地。他圓寂后,岳林寺僧人尊其囑愿,將其肉身埋在封山之腹。后人在墓旁建亭,名為佛塔亭。布袋和尚埋在中塔后,墓頂累發(fā)異光,早晚均見,非常有效。岳林寺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外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都有供奉彌勒佛布袋和尚的地方。

少林寺達摩祖師

少林寺位于中岳嵩山腳下,是國內外著名的禪宗祖庭和武林圣地。自北魏太和19年(495年)成立以來,少林寺跨越了1500多年的歷史。在此期間,跋陀、惠光、達摩等著名僧侶在這里留下了大量的佛教文化藝術珍品。在中國佛教史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少林武術是由禪宗思想衍生而來的,禪拳如一,威震四方,因此少林寺被譽為世界第一剎。

寺廟文化-歷代大師和寺廟的傳說
  第9張

菩提達摩是中國禪宗的初祖。他出生在南印度,出家后喜歡大乘佛法。梁朝普通年間,達摩從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北行至魏,游嵩山少林寺,獨自修習禪道。達摩有道教,惠可二沙門禮,供養(yǎng)他四五年。達摩感到真誠,教以衣法?;菘蛇€授予了四卷《楞伽經》,說:我覺得中國人的根機最適合這一次。你可以依次走,也就是說,你可以離開這個世界。

隨著禪宗在中國的發(fā)展,達摩逐漸成為一個傳奇人物,首先是傳說達摩到金陵(今南京)和梁武帝的問答。梁武帝是佛教皇帝。即位后,他建寺、寫經、度僧、造像多。他自負地問達摩:我做這些事有多少功德?達摩說:無功德。武帝又問:為什么沒有功德?達摩說:這是有為之事,不是真正的功德。武帝無法理解,達摩即渡江入魏。最古老的傳說文獻是敦煌出土的《歷代法寶記》。后來,以禪宗著稱的《碧巖錄》將其傳播為第一個頌古。此后,它成為禪門眾所周知的公案。

清涼國師與五臺山

五臺山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圣地,據說是文殊菩薩的到場。它被稱為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和安徽九華山(藏菩薩)。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觀音菩薩合稱三大士。五臺山被確定為文殊菩薩,是四大名山中唯一的經典。見晉譯《華嚴經》卷29:"東北有菩薩住所名清涼山,以前諸菩薩常住中,彼現(xiàn)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眷屬,常為說法。

寺廟文化-歷代大師和寺廟的傳說
  第10張

大顯通寺是五臺山最古老的寺廟。據說它建于東漢明帝永平11年(68年),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最早的洛陽白馬寺寺。主要建筑有鐘樓、山門、文殊殿、大佛殿、無量殿、千碗殿、銅塔、銅殿、藏經閣等。圖為銅殿,是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的仿木建筑,是中國現(xiàn)存的四銅殿之一。

清涼國師澄觀是唐代和尚,山西山陰人。據說這位大師天才備至,一目七行,一天記萬言,專門研究《華嚴寺》。后來,他去了北京。德宗歡迎期間,他給了他一個清涼的號碼。他出生在九朝,華嚴四祖是七帝名師之一。

澄觀于唐大歷十一年(776年)前往五臺山華嚴寺學習。四年后,他寫了60卷《華嚴經疏》,被稱為華嚴經疏主。澄觀將清涼寺定為代州五臺山,使五臺山正式成為文殊。澄觀在五臺山住了20年,講了50遍《華嚴經》,使五臺山成為當時華嚴學的中心之一。

良介大師與洞山寺

洞山寺位于慈溪市掌起鎮(zhèn)東埠頭的將軍山上。沿著蜿蜒的石階從山腳向上,路邊的清溪湍急,旁邊是茂林修竹,環(huán)境清新優(yōu)雅。俯瞰頂部,出口處的靈湖橫欄碧綠蕩漾;遠處是一種平原,綠意盎然;最遠的天海相連,讓人心曠神怡。

寺廟文化-歷代大師和寺廟的傳說
  第11張

據洞山寺田山碑記載:這座寺廟建于赤烏年間,是北鄉(xiāng)著名的古剎,勝跡難以枚舉,文人騷客題詠多。史載北宋大中祥符年間曾授予幽棲洞山。寺廟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重建。洞山寺有許多歷史遺跡。最著名的是石塔和古洞石塔建于宋代。它們原來是7級,現(xiàn)在是5級,高約4米。塔體呈六棱形,每面都有浮雕半身人物雕像,造型生動。古洞有人造石結構建筑,拱形,洞底寬2.35米,深2.85米,洞高3.85米,券頂厚約0.8米,洞額刻有白云洞二字。

洞山寺是五大禪宗之一——曹洞宗的祖庭之一。曹洞宗源于六祖蕙能的弟子行思,傳希遷,傳希遷,傳藥山,傳云嚴,傳良介禪師,住瑞州洞山。良介禪師在洞山創(chuàng)建普利寺,唐大中13年(859年)在洞山創(chuàng)建廣福寺,在寺內宣傳新傳了新的禪方以良介的名義入山學法。其中一名高徒法名本寂,學習后回到福州曹山,修建禪寺,廣招門徒,闡述良介意旨,人們稱之為曹洞宗。曹洞宗祖庭洞山禪林至今仍有唐咸通十年(869年)開山祖師良介禪師墓塔,又稱介祖塔。此外,歷史上還有40多座墓塔住在各個時期。(文字/中國佛教建筑)

本文標簽:
相關推薦
寺廟設計哪家好 廟設計效果圖 寺廟設計施工公司 寺院建筑布局平面圖 寺廟建筑設計師 寺廟古建設計院排名 中國最大的寺院規(guī)劃 寺廟建筑設計方案 寺廟設計布局

手機微信:139 57873222

浙江漢匠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備案號:浙ICP備19023329號-2 浙公網安備 33021202002191號 網站地圖

電話咨詢
電話咨詢:13957873222
返回頂部